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10月3日,美國眾議院就罷免共和黨籍眾議長麥卡錫的動議進行表決,最終以216票贊成、210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罷免麥卡錫的動議,這也標志著麥卡錫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投票罷免的眾議院議長。

凱文·麥卡錫(資料圖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美國國會9月30日在聯邦政府機構“停擺”前大約1小時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但法案中沒有包括眾院共和黨保守派此前要求的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加強邊境管控等條款。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馬特·蓋茲10月2日在眾議院提出撤換動議,以罷免共和黨籍眾議長麥卡錫。


當地時間10月3日晚,美國前眾議長麥卡錫召開記者會表示,將不再競選連任眾議長。


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帕特里克·麥克亨利在決議通過后立即被任命為眾議院臨時議長。 


相關閱讀


據新華社此前消息,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馬特·蓋茨2日晚在眾議院提出撤換動議,試圖罷免共和黨籍眾議長凱文·麥卡錫。


蓋茨來自佛羅里達州,是眾議院共和黨議員強硬派團體的一員,對麥卡錫一直持批評立場。蓋茨1日接受多家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將在未來一周內在眾議院提出罷免麥卡錫的“撤換動議”。他指責麥卡錫“明目張膽”違背年初當選議長時與黨內極端保守派談妥的條件。


美國國會9月30日通過臨時撥款法案,暫時避免聯邦政府又一次“關門”,卻引發共和黨“內戰”。共和黨內極端保守派先前一直向麥卡錫施壓,要求大幅削減聯邦開支、加強邊境管控。他們先前表示,不接受任何臨時撥款法案,國會必須談攏全部12項撥款計劃,甚至威脅一旦臨時撥款法案獲通過就讓麥卡錫下臺。


今年1月,歷經5天共計15輪表決,麥卡錫才與黨內極端保守派達成妥協,得以當選議長。妥協內容之一,就是麥卡錫同意把“撤換動議”的門檻降至由一名眾議員提出即可,而非先前規定的需要獲得一黨中多數議員支持。


據此間媒體分析,眾議院要在兩個立法工作日內處理蓋茨的動議,但也可能會先通過某種機制推遲處理該動議。


公開信息顯示,麥卡錫現年57歲,來自加利福尼亞州,從2007年開始擔任美國國會眾議員,過去4年,擔任眾議院少數黨領袖。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