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俞金旻 郭懿萌)9月29日,中秋團圓夜,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6號樓7樓的手術室里,醫院器官捐獻獲取組織(OPO)協調員、外科器官獲取小組、肝移植團隊、手術室護理團隊、工勤團隊等徹夜未眠,將一位腦死亡的28歲小伙捐獻的一個肝臟和一對角膜,移植給了三位等待已久的患者。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9月23日,小藝(化名)因右側基底節出血被送入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就診,ICU醫生竭力搶救,但效果不佳。27日,患者病情進一步惡化,經臨床初步評估,已不可逆,基本達到腦死亡狀態。在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院長、華山醫院副院長呂飛舟的推動下,第五人民醫院ICU唐建國主任與華山醫院OPO組織負責人張明教授取得聯系。當晚,OPO協調員武瑯環、田璽前往第五人民醫院ICU,核查小藝的各項指標,與家屬溝通捐獻意愿。家屬最終表示同意捐獻,把生的希望留給更多的人。

 

9月28日,在協調員及家屬的護送陪同下,小藝轉至華山醫院。9月29日晚上7點,雖經竭力挽救,小藝情況進一步惡化,經院內、院外多位專家臨床判定,結合腦電圖TCD(經顱多普勒超聲)輔助檢查結果,小藝最終被宣告腦死亡。

 

“感謝家屬的深明大義。從發病進入ICU,到器官捐獻完成,醫療團隊緊密合作,尊重逝者家屬意愿,幫助生者更好地生活?!比A山醫院OPO組織負責人張明說。

 

據悉,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是華山醫院OPO片區的定點對接醫院,捐獻者生命體征的維護、各項檢查數據的共享、轉運流程的對接等,其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有可能造成前功盡棄。同時,根據患者的情況和專家評估,由重癥監護室李先濤教授、神經內科鄔劍軍教授、吳斐博士組成的鑒定專家組,王正昕教授的肝移植團隊,王志良教授、張曉燕博士的角膜移植團隊等,紛紛選擇了假期留在上海待命。

 

目前,接受肝移植的患者恢復良好,兩位角膜移植患者有望在國慶期間康復出院。

 

編輯 彭沖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