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擴大消費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苯衲陣鴦赵赫ぷ鲌蟾嬷?,“消費”成為高頻詞匯,“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引擎的預期作用愈發凸顯。
我國經濟增長正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但受疫情等多種因素影響,2020年、2022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出現波動,恢復和擴大消費事關發展大局。
2022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重要部署以來,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各地區各部門的政策規劃,均將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展望2023年,隨著經濟好轉,就業改善,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將實現復蘇,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
激活消費,更有力拉動經濟增長
步入2023年,快速復蘇的春風吹向消費市場。
1月以來,北京稻香村零號店門前的長隊未曾間斷。春節期間,零號店客流量近2萬人次,九宮格禮盒銷量達5000盒—6000盒,有顧客凌晨1時就到店前排隊,還有外地游客拖著行李箱前來采購。北京稻香村副總經理石艷認為,消費回暖是此輪烘焙業復蘇的最主要推手。除零號店外,北京稻香村其他門店客流量也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
身為君樂寶液奶事業部石家莊市城市經理,陳健的主要工作是對片區內240多個網點進行終端維護。2022年四季度受疫情影響,陳健所負責的片區內僅有38個網點正常營業,無法維持日常銷量,“針對市場變化,公司調整了產品結構和促銷方式,訂貨的多了,現在基本恢復到了疫情前的狀態?!?/div>
消費市場快速恢復的背后,是政策支持。2022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確定為2023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明確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這一重要部署快速貫徹落實。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列出的2023年工作重點中,第一項即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各地區各部門也紛紛打出促消費“組合拳”。在國新辦2023年1月舉行的保障春節市場供應、促進節日消費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更是將全年定為“消費提振年”。商務部將圍繞“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及早謀劃。
3月6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和擴大,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多措并舉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二是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三是改善消費環境,四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新型消費,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教育醫療文化衛生體育等重點領域的消費,鼓勵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活力。
“擴大內需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五大任務之首?!敝袊呖茖W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在外需收縮的背景下,要著力挖掘內需潛力,促進消費加快恢復,推動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在現階段,針對擴大內需出臺相應的政策舉措,是確保經濟“穩中求進”的重要手段。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認為,從長遠看,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是最有根基的,對經濟結構的調整也最為重要。促進生活服務業的恢復,也將促進經濟增長,并形成良性循環。
市場曾在短期波動中發展
從支出法核算角度看,經濟增長是投資、消費、凈出口三種需求之和,因此經濟學上常把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比喻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78年—2019年,“三駕馬車”對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78年到198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快速上升,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波動較大,而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負;第二階段為1985年到1995年,三者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波動較大;第三階段為1995年到2009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呈波動上升狀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為穩定,而同期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第四階段為2009年到2019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波動下降,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波動上升,說明我國經濟的增長正從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
從疫情前后我國消費市場數據來看,我國消費品市場總量穩步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持續推進,消費增長點加速形成,國內消費有望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作用。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超過40萬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分別比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高26.6、46.8個百分點。
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消費升級類商品中的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等發展享受型商品零售額快速增長,醫藥、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分別增長6.6%、9.3%。
面對新冠疫情沖擊,我國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3.9%,但“宅經濟”帶動新型消費模式加快發展,全國網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0.9%;升級類商品零售表現搶眼,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用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化妝品類和通訊器材類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5.8%、8.4%、9.5%和12.9%;下半年汽車類商品零售額連續6個月保持較快增長,對消費市場穩定復蘇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比2019年增長8%。四季度在國慶假期、“雙十一”電商促銷等因素帶動下,當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2.3萬億元。
2023年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就2022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強調,去年消費市場受到疫情沖擊較大,特別是聚集性、接觸性消費受限,居民消費意愿也在下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0.2%。盡管如此,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在44萬億元左右,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近12萬億元。我國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依然明顯。
消費重回經濟增長主拉動力
消費數據反映,2023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研究員楊道玲表示,截至2月6日,一批有代表性的線下商圈熱度指數穩步上升,較去年12月的低谷大幅提升22.8個點。截至2月22日,我國生活服務業消費熱度指數達122.2,較去年12月低谷提高28.1個點。其中,休閑娛樂業消費熱度指數達125,較去年低點提升75.9個點;旅游業消費熱度指數達148.3,較去年低點上升超過100個點。
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就2022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時表示,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出臺了一些促消費政策,穩住了國內消費市場,出現一些新變化。2022年12月,市場銷售出現邊際改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11月份收窄4.1個百分點。新型消費發展較快,2022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升級類消費需求也在持續釋放。
“2023年,我們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充滿信心?!笨盗x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正常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和線下消費場景加快拓展,消費市場有望逐步恢復,有利條件包括我國居民消費潛力巨大,消費結構升級總體趨勢沒有改變;線下消費和服務消費逐步恢復;“互聯網+”“數字+”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綠色消費、健康消費、文化消費較為活躍;就業穩、收入增有利于拉動消費?!?023年中國經濟將會整體好轉,就業會相應改善,居民收入也會相應提高,這將有效帶動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div>
在3月6日舉行的國新辦“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我國消費市場正呈現快速恢復態勢,政策工具箱可以應對制約消費的不利因素。展望全年,消費能夠成為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更好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
【關于“消費”,重要文件和會議這樣說】
●“十四五”規劃
深入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建設消費和投資需求旺盛的強大國內市場。
●二十大報告
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瓟U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實施好擴大內需戰略,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
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
●政府工作報告
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新京報首席記者 郭鐵
編輯 李嚴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