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日是日本“3·11”特大地震災害及福島核事故12周年紀念日,雖然已經過去12年,但其帶來的影響至今仍未消散。當時數萬受此影響被迫離鄉避難的福島民眾仍然處于有家難回的困境,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也在海內外引發質疑和反對。
日本多地在周年紀念日前后舉行反對將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議活動。另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12日報道,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計劃于本月下旬訪問所羅門群島、庫克群島、基里巴斯三個太平洋島國,計劃之一即為核污染水排海計劃爭取他們的理解。
由于長期輻射影響或健康問題,約3.1萬災民仍有家難回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并引發特大海嘯,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自蘇聯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之后最嚴重的核事故?!度毡緯r報》和美聯社報道稱,這場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災難奪去了上萬人的生命,數萬名當地居民離開家鄉避難,核廢物的處理也要耗時良久。
12年過去了,日本災區重建工作仍然面臨難題,還有大量此前離鄉避難的災民有家難回。
自去年6月起,日本政府解除避難指令,允許居民返回福島縣輻射量最大的“返回困難區域”內,該區域已采取消除核污染措施,并恢復了基礎設施,但實際返鄉的人并不多。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0日,日本巖手縣陸前高田市,警察正在尋找失蹤人員。圖/視覺中國
日本警察廳2023年3月9日的數據顯示,東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數超過1.5萬人,失蹤人數目前為2523人,日本警方已投入70萬警力搜尋。據日本復興廳統計,截至今年2月1日,日本仍有約3.1萬人以避難者身份生活,其中近70%是福島縣的避難者。另據美聯社報道,過去十年中,日本受災最嚴重的城鎮人口大幅減少。
此外,受災地區的核廢物處理,依然是許多民眾擔憂的棘手問題之一。
福島核事故發生后,日本政府對福島的土壤、草木等進行了清理,其中絕大多數是核污染土。日本環境省官員一度提出核污染土再利用的提議,將核污染土壤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降至安全標準,并重新用于公共綠地等公共項目,但相關試驗還未進行就因為民眾的反對推遲。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指出,在2月24日圍繞啟動福島核污染土試驗的會議上,東京都新宿區和埼玉縣所澤市的居民團體向日本環境省申請,要求叫停利用核污染土在福島縣外進行試驗的計劃。由于民眾的反對,日本環境省官員表示,他們將向居民提供詳盡解釋后再考慮何時開始相關試驗。
日本政府堅持排污入海,國內多地舉行抗議活動
令人擔憂的是,日本政府執意推進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計劃。
12年前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大量核污染水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內堆積。日本政府2021年4月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內上百萬噸核污染水經處理并稀釋后,于2023年春排放入海。日本政府今年1月13日稱,“今年春夏之際”開始向海洋排放經處理過的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此舉遭到日本國內的強烈反對。
當地時間2023年2月27日,日本大隈,航拍東京電力公司運營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圖/視覺中國
3月11日前后,日本多地繼續舉行反對將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議活動。
在東京,日本各界人士在東京電力公司門前舉行大規??棺h活動,多位民眾高舉“不要將核污染水排放到海洋中”等標語,高聲抗議東電公司和日本政府擅自決定將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計劃。
“我堅決反對核污染水排海計劃。這不僅讓我們日本民眾感到困惑,也會對全世界造成麻煩。輻射會擴散到全世界,被魚類吸收并積存在體內,人吃了這樣的魚類水產會產生非??膳碌膼盒匝h?!眳⑴c抗議的日本民眾伊藤智子說。
除了東京電力公司門前的抗議活動外,連日來,日本經濟產業省大樓前、東京銀座商圈以及福島縣內等多地也都舉行了反對核污染水排海的抗議活動??棺h者認為,日本政府完全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在核污染水的處理問題上應該采取慎重的態度,否則將對海洋、漁民、觀光等行業產生影響。
此外,還有日本漁民通過媒體對外發出反對的聲音?,F年71歲的福島縣新地町漁民小野晴夫3月9日對路透社表示,日本政府排海計劃會謀殺該區域的漁業復蘇努力,“12年過去了,魚價一直在上漲,我們終于可以有希望真正開始做生意,可現在他們正在談論排放污染水入海,我們將不得不再次回到原點。這讓人難以忍受?!?/p>
太平洋島國曾齊聲反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也引起國際社會的反對。
今年1月中旬,在斐濟首都蘇瓦舉辦的一場網上論壇中,太平洋島國齊聲反對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計劃,認為在相關各方能夠確認排放方案安全之前,日本不應實施將核污染水排入太平洋計劃。
對此,日本政府近期試圖爭取太平洋島國的理解。據日本《讀賣新聞》3月12日報道,多名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計劃于本月下旬訪問所羅門群島、庫克群島、基里巴斯三個太平洋島國。訪問期間,林芳正擬對排污入海的安全性進行詳細說明,并尋求各國的理解。
除了太平洋島國,韓國方面也對排海計劃提出質疑。今年1月,韓國政府提出,日本應該向國際社會提供具體信息,以證明日本的處理方式值得信賴,特別是需要在向周邊國家做出充分說明后,根據協議的步驟進行。
近日,韓國首爾大學原子核工程系名譽教授徐鈞烈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日本福島135萬噸核污染水總量巨大,根本無法徹底實現凈化。挖掘一個2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完全可滿足日方未來50年傾倒核污染水的需求,且只需花費2500萬美元,是耗資最小的處理方式。太平洋是全世界共有的財產,日方無視更優方案,執意推進核污染水排海,“無異于對海洋進行恐怖襲擊,太平洋將不再太平”。
對于日本的排污入海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月10日表示,我們注意到近來不少專家學者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提出強烈批評。根據國際法,日方有義務采取措施避免環境污染、確保危險最小化。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工作組尚未完成對日本排海方案的評估,更沒有得出最終結論,日方也未與利益攸關方進行充分協商,卻一意孤行批準核污染水排海計劃,并加速推進排海設施建設,這種行為極其不負責任。
毛寧還表示,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關乎全球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不是日方一家私事。中方敦促日方正視各方合理關切,切實履行自身義務,接受嚴格國際監督,以科學、公開、透明、安全的方式處置核污染水,包括研究排海以外的處置方案。在同周邊鄰國等利益攸關方和有關國際機構充分協商并達成一致前,日方不得擅自啟動核污染水排海。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 張磊 校對 吳興發